体育梦想
塞斯纳“奖状”,其外观、爬升、巡航像喷气机,但起降性能、成本像涡轮螺旋桨飞机。
站在里尔星600模型前的这几位,右一的是里尔的老朋友克莱·莱西,左一是行业内知名航空工程师詹姆斯·D·雷斯贝克,左二是迪·霍华德,他主营公务机维护和改装业务。
从纸上的“里尔星”600到“挑战者”600(下图),过程中的一项关键变化是机身直径从88英寸(2.2米)增加到106英寸(2.7米),以打造真正的宽体公务机。
庞巴迪公司的4架演示飞机,由近及远为里尔75、”挑战者”350、“挑战者”650和环球6000。郑宇航太空时代的比奇公司业务竟如此多元化在上世纪50年代,接管比奇飞机公司的比奇夫人依靠业务多元化战略,让公司撑过了寒冬。而进入上世纪60年代,该公司已经将多元化战略推向了新高度,这一点在与同时代赛斯纳、里尔喷气公司的对比中更显突出。除了在民机、军机领域的“两开花”外,比奇公司的“转包”业务更是不断做大做强。据一份发布于1967年6月比奇飞机公司宣传页上的介绍,该公司的转包生产所涉机型有:洛克希德C-141A“星际运输机”、康维尔F-106“三角镖”、共和F-105“雷公”、麦克唐纳F4B/F4C“鬼怪”Ⅱ飞机、贝尔HU-1D“伊洛魁”直升机。该公司“代工”了诸多机型的后机身、襟翼、副翼、尾翼、座舱盖、起落架舱门、减速板、扰流板、油箱、雷达舱等,并为当时各种现役军用飞机生产了超过15万个副油箱。不止于此,比奇飞机公司的转包业务还进一步延伸到提供工程设计、工具制造、测试和研发等服务。特别是在上世纪60年代的“太空热”时代浪潮中,该公司成功地将业务从航空拓展到航天领域,NASA的双子座计划、阿波罗计划和航天飞机计划等太空探索项目中,成为低温设备、生命支持子系统、地面支持系统、热交换系统等的核心供应商。“在奥利芙·安的领导下,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了2倍。在此期间,公司还成立了17家子公司,10家生产工厂投入运营。”此时的比奇飞机公司在业务持续扩张中走出了威奇托,在堪萨斯州的利伯勒尔(Liberal)和萨利纳(Salina)开设工厂,并在邻州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兴建比奇太空中心,形成了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英尺(18.6万平方米)、2小时车程的厂区集群。也正是凭借这番在诸多机型领域的“大而全”、多元化业务、军民机航空航天领域的全方位布局,比奇公司才有底气和实力,在接下来的20世纪中后期大部分时间里,与赛斯纳、派珀飞机一起位居通用航空制造领域的“三巨头”之列。造“满足各种需求的飞机”也包括喷气式公务机相较于比奇飞机公司的业务多元化、航空航天领域的多点开花,同时代赛斯纳公司的业务路线则依旧专注于造飞机,不过也是全线出击地造“满足各种需求的飞机”——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和用途,从轻型到中型、从单发到多发飞机,型号上更是超过40种:滑翔机、小型军用运输机、水上飞机、特技飞机、农药喷粉机、小型客机、军用侦察和联络机、军用教练机(螺旋桨式和喷气式)、直升机、攻击机和公务机。当公务机市场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迎来火热,里尔喷气公司的快速崛起,促使赛斯纳公司加快了从活塞动力向着喷气动力技术升级的脚步,乃至推出该公司史上的第一款喷气式公务机。不过,彼时赛斯纳公司面临的处境是:专攻涡桨动力的比奇公司和专攻喷气动力的里尔喷气公司的两面夹击,但该公司还是发现了2家王牌公务机产品之间的“夹缝”,即打造一款比涡桨动力“空中国王”速度快,与它一样易驾驶、购买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又能够进入跑道较短的小型机场的轻型喷气式公务机。这也是赛斯纳公司第二代掌门人德韦恩·华莱士,在其职业生涯后期作出的尤为大胆的决策之一。虽然当时,公司内部也有信心不足、要避“里尔”锋芒的声音,但名为Fanjet(风扇-喷气)500的原型机还是在1969年9月完成首飞,同时公司开始了工厂扩建,为接下来的批量生产做着准备。即便接下来的上世纪70年代初,由于美国经济的不景气,公务机市场严重低迷,赛斯纳公司的这款名为“奖状”Ⅰ公务机还是成功地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其型号开始“家族化”并“开枝散叶”至今——截至2022年的数据,“奖状”家族的交付量达到8千架,飞行时间超过4100万小时。“奖状”Ⅰ的动力选择的是2台加拿大普惠的JT15D-1B涡扇发动机(推力9.8千牛),推力上要比采用2台通用电气CJ610-4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12.7千牛)的里尔23小得太多,加之使用平直翼而非后掠翼,使得“奖状”Ⅰ的最大巡航速度只有411英里/时(661千米/时),远逊于当时一众时速超过500英里的竞争对手。这也就难怪里尔飞机的销售人员会嘲笑“奖状”Ⅰ是“Nearjet”(直译“近喷气机”,这一状况与里尔喷气Learjet一名形成了强烈对比),飞得慢到容易遭到来自后方的“鸟击”。除了靠产品力,销售力同样重要但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70年代“石油危机”、油价飙升的背景下,“奖状”的涡扇发动机的燃油效率高、更省油、噪声更低,加之其易用性高、短跑道能力强和相对低的采购价格,让“奖状”一跃成为70年代尤为热门的喷气式公务机。在“奖状”Ⅰ之后,赛斯纳公司持续投入研发资金,紧锣密鼓地启动了“奖状”Ⅱ和Ⅲ的研制,将机体拉长、逐渐大型化,速度不断提高、航程不断延长。最终,凭借在喷气式公务机市场上的稳扎稳打,赛斯纳公司成为该市场上当之无愧的新兴领导者,在70年代末,“奖状”系列公务机的交付数量已远超其他任何品牌。而“奖状”的成功背后,除了有赖于精准的产品定位、强大的产品力,还离不开美国头号喷气飞机销售员詹姆斯·B·泰勒(JamesB.Taylor)之功。德韦恩·华莱士将他请来后,任命其为公司的副总裁兼总经理。正是他给公司的这条新产品线以美国赛马三冠王、美国纯种赛马“奖状”来重新命名,并在新机的市场营销上,将“这款新飞机能使商务人士能够降落在数百个此前无法起降商务喷气机的美国机场”作为核心卖点。在“奖状”公务机的销售上,泰勒成功说服德韦恩·华莱士绕过该公司现成的200家经销商网络,转而采用公司直销的方式,奖状服务中心直接与潜在买家即公司高管人士等客户接洽。同时,还有在公务机销售模式上的创新,赛斯纳公司不仅仅出售飞机本身,还把2名飞行员和2名机械师的培训以及一年的维护跟踪服务等打包销售。如此销售策略提高了“奖状”的产品吸引力,通过更便利全面的服务,让客户的购机更加无忧(更爽快下单)。比奇、赛斯纳公司的“守业者”功成身退1972年,赛斯纳公司第一款量产喷气式公务机“奖状”Ⅰ陆续下线交付客户。正是在这一年,第10万架飞机从赛斯纳工厂下线,赛斯纳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生产了10万架飞机的航空制造企业。而在5年后的1977年,该公司的第二款经典“小飞机”赛斯纳150等来了改型赛斯纳152的接棒,延续了赛斯纳品牌在基础教练机、通用飞机市场上的辉煌业绩和统治力。赛斯纳公司在公务机市场、通用航空市场上的出色业绩,让德韦恩·华莱士得以放心地在1975年将公司交给职业航空业高管来打理。而在此之前,同城的比奇飞机公司,其掌舵者比奇夫人已在60年代末逐步将公司的领航权交给了接班人、她的侄子。就这样,赛斯纳和比奇,“世界航空之都”威奇托孕育的两大通用航空制造领域的巨头,随着缔造传奇的第一代创业者远去、第二代“守业者”的功成身退,进入了新的纪元。而那位在60年代初一度让比奇、赛斯纳2家公司在公务机业务上不得不有几分“退缩”“忌惮”、曾在威奇托成就一段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航空传奇的创业者比尔·里尔,在“五年之约”期满后再次出发。此时的他,早已从昔日的行业“门外汉”历练成为业内名副其实的航空梦想家,他的这一次创业,再度为比奇、赛斯纳等老朋友们培育起了公务机市场上的新强劲对手。他的奋力一搏威奇托创业者的传奇皆告一段落1974年,比尔·里尔对外公布了他的里尔航空(LearAvia)公司的目标,一款名为里尔星(LearStar)600的远程公务机。里尔创新性地将兼顾短距起降特性和速度性能的超临界机翼与大直径机身结合起来,并采用面积律来优化阻力特性,同时采用了燃油经济性更佳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一如当年的里尔23,该机的时间表同样是迅捷的,宣称将在20个月内试飞原型机,在飞行测试开始后大约6~9个月即可开始量产交付。只不过,在时代进程中体育梦想,里尔的雄心同样受制于“石油危机”背景下的全球经济放缓、油价飙升、航空运输业低迷,一度没有充足资金来支撑研发。好在1975年底,加拿大飞机公司(Canadair)认可了比尔·里尔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业内名望和他的推销能力,最终伸出橄榄枝,决定与里尔联手完成他的新项目,这便是后来的加拿大航空推出的“挑战者”(Challenger)600系列公务机。有资料显示,在1978年11月首飞的“挑战者”600面前,虽然里尔的初始设计是粗略性的、概念性的,但其描绘了新一代公务机的发展趋势,即“大型化”,更宽敞舒适的客舱、足够乘客站起来行走的空间与“远程化”具备跨大洋大陆飞行能力。不过,比尔·里尔未能亲眼见证“挑战者”600的首飞,在那一年5月,里尔离世,享年76岁。当时他正魂牵梦萦于另一种激进设计的飞机开发——“里尔风扇”2100(LearFan),其拥有全复合材料打造的机身(同比铝合金重量减轻了40%)、2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驱动的推进式螺旋桨。里尔夫人莫亚·奥尔森·里尔按照他的遗愿继续该机的研制,虽然该机在80年代首飞成功并展开了飞行测试,但因传动装置问题等无法获得FAA认证,最终未能投产。它们的终章行业大并购的80年代推出“挑战者”600的加拿大飞机公司,在接下来的80年代里,因该机测试过程中的事故、研发上的高昂投入(15亿加元),以及初期的销量增长缓慢,公司被拖入濒临破产边缘。早在1986年,它被庞巴迪公司收购,成为庞巴迪航空航天部门的核心部分。而在4年后,比尔·里尔在60年代创办的那家里尔喷气公司,历经两2次流转,终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被庞巴迪公司收购。就这样,“里尔喷气”与“挑战者”一并成为庞巴迪公司在公务机业务上的两大重要品牌。而类似的命运剧本,同样在80年代的赛斯纳、比奇这两大威奇托巨头企业身上上演。于是,我们这段“威奇托往事”的长篇连载,也将在那个行业大并购的80年代彻底迎来它的终章。(未完待续)